全国首创!科学城集团推出“湾区智城”,让人工智能从“烧钱”变“赚钱”!

图片1.JPG


9月11日,以“破界·融合·智变”为主题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25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大会(以下简称“生态大会”)在黄埔区科学城举行。大会由科学城集团主办,旗下数科集团承办。


会上,由数科集团打造的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以“湾区智城”之名亮相。“湾区智城”定位为面向黄埔区内企业的普惠AI赋能平台,借此平台,企业不仅可享受更低的算力成本、更可信的数据支撑,还可安全自由地开发和交易AI智能体和数据产品,让人工智能从“烧钱”变“赚钱”。


同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也将通过“湾区智城”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有效沉淀运用各大产业链上的数据资源,逐步映射成AI时代的“虚拟开发区”,推动广州开发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翼齐飞,协同发展,以数实融合推动产业“智变”。


全国首创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黄埔率先探路AI新基建


今年,AI智能体以惊人速度进化,从“有问即答”走向“主动执行”,特别是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但不少中小企业却陷入“AI焦虑”,一方面担心错失技术红利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成本投入大、研发门槛高等压力。“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AI智能体或数据,才是真正可信的?”数科集团“湾区智城”平台负责人郭智聪分析道,在千行百业的大模型井喷之时,也相应产生数据噪声、语料投毒、模型幻觉等新型风险。在容错率极低的政务和企业生产场景中,微小风险偏差一旦被放大,将直接引发公共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内企业数量众多,规上企业数量稳居全市第一,各大产业集群每日产生海量数据。但企业间存在信息孤岛和隐私壁垒,导致数据资源无法有效沉淀,垂类大模型难以训练,产业难以形成协同合力等问题,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生态大会为契机,紧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聚力打造立足黄埔、辐射湾区的 AI 产业共性平台,下好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先手棋”。


作为承担区内数字科技发展战略重任的区属国企,科学城集团近年来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直击产业痛点,本次推出的“虚拟开发区”在全国首创建设“湾区智城”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创新突破数据的应用和流通壁垒,形成区内新型产业集聚和产业引导的创新平台。


顾名思义,“可信”是“湾区智城”的核心特质,以政府的公信力和国企的责任担当,为数据交换、流通和共享创造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其将可信算力服务、可信智能体服务与可信数据空间融于一体,通过融合“数据、算力、场景”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活区内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价值,探索人工智能产业“中试场”,最终形成“数据筑基、场景赋能、模型落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


赋能千行百业,企业可获AI定制方案,还能“边用边赚”


“湾区智城”的运营逻辑,是以打造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半公益、半市场”的国有平台为纽带,形成“产业数据沉淀—大模型训练—跨行业赋能—新数据反哺—AI产品流通交易”的正向循环,为中小企业使用AI提供高性价比的落地方案。


围绕这一机制,“湾区智城”计划打造五大中心,即可信AI算力服务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可信AI中试基地、可信AI创新中心、人才孵化中心。在赋能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算力是AI走向落地应用的第一步。去年规划建设的“黄埔1号”智算推理集群一期项目已投入使用,可支撑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黄埔还率先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落地全省首个“东数西算”结对子合作,以更低价格满足对时延敏感度较低的AI算力需求。在此基础上,该区还派发1000万元“算力券”,进一步以“平价算力”助力AI项目先起跑、再加速。


进入“湾区智城”,企业将获得“一站式”AI定制方案。平台基于海量的数据资源和数科集团建设运营的广州数据交易所(黄埔)服务专区等资源,可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咨询、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交易等数据全栈服务,并提供图形化开发工具、行业知识图谱、测试数据沙箱等开发和测试环境,帮助企业开发大数据产品,并持续向大模型“喂料”训练,让AI智能体越用越聪明。


众所周知,AI大模型训练相当烧钱,但在“湾区智城”,企业可以将训练出来的AI行业模型以及基于此开发的智能体“上架”交易,真正实现“边用边赚”。平台则把每一次落地后的数据经过脱敏处理后,沉淀为标准化数据产品,留在黄埔、服务全国,助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产业数字化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希望提供低门槛的研发平台,企业可享‘零租金算力+营收分成’优惠扶持,实现‘带着创意进来、带着AI智能体出去’,加速把实验室里的灵感变成生产线上的新质生产力。”郭智聪表示。


科学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奔表示,科学城集团紧紧围绕省、市、区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聚焦数智融合协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AI 大模型与应用场景深度适配等重要课题,充分发挥数科集团“主力军”作用,以平台汇聚资源、以场景牵引技术、以投资赋能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包容、协同共生的数字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集群集聚、繁荣壮大,助力黄埔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先锋试点与示范高地。


AI新物种“智小瞳”正式亮相,探索人机协同新范式


在生态大会当天,数科集团数字员工中心自主孵化的企业AI全新物种——数字员工“智小瞳”重磅亮相。作为国内首个定位第五级AGI——“组织者”阶段的产品,“智小瞳”具备理解使命、组织资源、自主行动、智能组队并交付结果的特性,已率先在企业数字员工中心上岗,标志着广州开发区在全国AI赛道上率先迈入全新时代。


与传统AI产品不同,智小瞳并非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而是常驻在企业通讯录中的组织成员。它能够理解组织使命,主动开展工作并交付成果,成为企业组织的“新势力”。当会议冲突时,“智小瞳”能数字分身协助参会。当需要准备海量的行业资讯时,“智小瞳”将变成资讯情报助理,帮助筛选全网实时资讯。现场还演示了“智小瞳”自主构思会议主题、组织企业成员头脑风暴、将用户想法付诸实践等全新能力。


数字员工产品研发负责人熊旭东介绍:“未来的企业必然会同时拥有两个HR部门——一个面向人类员工;另一个面向智能体,负责‘数字员工’的招募、培训与管理。这意味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从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进入以智能体为核心的全新阶段。智小瞳的推出,正是对人机协同新范式的探索与落地,旨在打造人与智能体互促共生的下一代企业组织形态。”


会上,“湾区智城”联盟产品启动暨人工智能联合产品正式发布,腾讯、阿里云、新华三、海康威视、图灵带来了各类AI技术创新应用。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潜力。


“我们不仅帮助科学城集团丰富内部各种AI场景的落地,同时也把在科学城集团里面沉淀下来的一些能力和成功方案,进一步辐射到黄埔区其他企业,从而帮整个区域里的企业,一起提升人工智能的水平,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腾讯云副总裁王麒表示。


“我们非常看重黄埔区强大的产业基础,希望未来借助黄埔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持续在智能算力层面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推动我们的云计算、AI大模型能力和区内产业相结合,围绕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智能体创新应用等,开展一系列的合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战略发展华南区总经理谢天表示。


“新华三将携手生态伙伴引入相关人工智能企业,辐射带动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和孵化,推动科学城集团成为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产业引导企业,形成黄埔区区域数字经济示范效应。”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广东代表处总经理王磊表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以人工智能产业为引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科学城集团将继续在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指导下,发挥国企担当,政企同心,共同助力黄埔形成“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在智慧城市、医疗、制造等多领域催生创新应用,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树立“黄埔样本”。

返回顶层